2023-03-03 10:06:44
近日,2023世界移動通信大會(MWC 2023)開幕式上,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以比特數智人的形式“亮相”,與人在現場的中國移動總經理董昕,接力完成了一場跨時空的“沉浸式”主旨演講。
比特數智人以假亂真的外觀形象,原汁原味的音色語速,甚至連說話時的唇動、微表情、手勢動作等等,都與楊杰高度相似,如同本人“親臨”現場,也讓現場圍觀的媒體連呼“沒想到”。

未來,比特數智人甚至還能實現心智和思想的“數字復刻”。
而楊杰董事長比特數智人的驚喜亮相,只是中國移動元宇宙宏大布局的一角。
如今,元宇宙處于冰火交替之中。
放眼未來,元宇宙的宏大前景已成共識,普華永道在MWC2023上預測,2030年,元宇宙將開啟價值8至13萬億美元的新機遇,82%的受訪公司計劃三年內或者已經布局元宇宙。
眼觀當下,元宇宙行業卻高度震蕩。All in元宇宙的Meta,股價一年跌去64%,股價表現在美國巨頭里墊底。
元宇宙為何冰火兩重天?
一方面,任何新興技術在剛剛面世之時,都會遭遇質疑——汽車之父卡爾·本茨生產的第一臺汽車,曾被習慣馬車出行的大眾視為“危險的怪物”,從1886年到1893年,僅僅銷售了區區25輛汽車。
另一方面,這也與Meta的元宇宙沒有對接到大眾場景有關——自嗨式的小眾應用,讓其隔絕在玻璃幕墻之后,難見人間煙火色。
當美國巨頭在元宇宙里“震蕩”的時候,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中國國家隊繼續“支棱”——在戰略的高度、創新的速度、業務的溫度、生態的廣度等“關鍵題目”上高分交卷。
認知的深度,戰略的高度
對于新興技術革命,風口來臨時,魚龍混雜洶洶而至,但蹭風口追熱點的短期主義者,知難而退是常態,只有少數技術信仰者才會長期堅守,當下的元宇宙行業就是如此。中國移動對于元宇宙的戰略堅守,從高層們的動向中,也能觀測一二。以“比特數智人”的形式亮相MWC2023,并非楊杰首次站臺元宇宙業務。去年12月的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,作為中國移動首次基于5G+算力網絡+XR技術,在元宇宙空間內召開的首屆行業盛會,楊杰也作為開場嘉賓亮相。

在MWC2023的演講中,楊杰對工業互聯網、元宇宙、智慧城市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觀察,并不僅僅局限于產業,而是從人類文明的高度瞭望,“信息和能量的融合創新,成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主要動力”,“信息深度融入能量轉化和運用的全過程,引發‘瓦特×比特’的融合聚變,人類社會加速進入以信息為主導,信息和能量深度融合發展的全新階段”。基于上述認知,對于元宇宙的戰略布局,中國移動提前卡位,著眼長遠。中國移動涉足元宇宙,始于2019年。當時恰逢中國5G商用元年,行在前、做在先的中國移動在全球率先推出面向個人用戶的“五新”業務——新看法、新聽法、新玩法、新拍法、新用法,打造全場景沉浸式體驗。以此為始,中國移動躬身入局,從技術儲備與業務落地上,快速推進元宇宙。中國移動入場之早,比Facebook于2021年10月底改名為Meta以示All in,提前了一年多。到了2021年11月2日,中國移動正式發布元宇宙的MIGU演進路線圖,面向全行業、全社會,給出元宇宙的中國移動方案。正是因為元宇宙屬于中國移動的頂層設計,所以才能步步為營,長期投入,不被一時風向所左右——這才是布局新興技術的正確姿態。從更宏觀的視野來看,元宇宙作為數字經濟的新高地,預計2032年將占據數字經濟總量的30%,自然也成為了全球國家角力、巨頭比拼的科技主場。中國移動作為元宇宙國家隊,積極匯入到中國方陣中,參與到元宇宙的全球角力之中。在本屆科技盛會上,露面的不止比特數智人,行業內首個基于5G+算力網絡的分布式實時渲染的元宇宙比特空間“星際廣場”、元宇宙地標性比特奇觀“星座·M”、比特轉播等元宇宙比特景觀,也被中國移動首度“搬進”了巴塞羅那會展中心,在全球參展嘉賓和觀眾面前,秀了一波中國央企元宇宙的硬核實力。綜上,從高層MWC2023開幕式上親自代言,到集團頂層設計,再到以國家隊身份參與全球角力,處處彰顯了中國移動布局元宇宙的戰略高度。